奥数网奥数无锡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择校 > 正文

日内瓦升学记亲历:没有择校的“小升初”

来源:无锡奥数网整理 2011-06-15 18:55:14

  日内瓦亲历:从“小升初”到“初升高”

  前言:

  中国观察特别推出“中国人的视野”系列策划,其中“教育碰撞”系列独家采访有国外教育经历或体验的人士,以中外教育的差异及对比作为切入点,探讨传统中国式教育在转变中的空缺与得失。“日内瓦升学记”讲述一家三口从北京“转战”日内瓦所体验到的不同的升学历程。

  对话人:郭素萍中国网新闻中心

  又是一年升学季,此时国内想来应该是“高考”、“中考”、“小升初”、“幼升小”大戏正酣的时候吧。一封来自日内瓦州教育局的信送到了儿子手中,拆开一看,信的内容如下:***同学,你申请的法英双语高中已通过资格认定,请继续保持现有成绩。你将被录取到College Rousseau或College Andre-Chavanne。请于6月29日根据最后通知到指定中学注册。望着儿子嘴角漾出的笑容,三年来的一幕幕如同电影一般在眼前回放……

  没有择校的“小升初”

  为了孩子能上一所心仪的名校初中,我们全家不能免俗、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北京2008“小升初”,从而完整地体验了这场升学大战的全过程。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的奥数培训、所谓的名校“占坑班”、数学竞赛、连续三年“区三好”选拔“市三好”、“30%推优的电脑小派位”、“电脑大派位”……其间的甘苦,相信所有有过同样经历的家长一定感同身受。当坏消息不断传来,孩子只能接受“电脑大派位”时,挫折感让有泪从不轻弹的小男子汉崩溃地放声大哭。正当我们擦干眼泪,鼓起勇气,准备苦战三年,再战“中考”时,转机悄然而至。

  2008年8月26日晚10点30分,我们乘坐的飞机顺利抵达日内瓦机场,新的生活由此开始了,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呢?

  27日,我们与日内瓦市教育局主管外籍学生事务的“加拿大”先生(根据其姓名发音)电话联系并预约好29日(周五)下午四点在其办公室见面。

  29日(周五)下午四点,我们如约来到位于一所普通小学里的日内瓦市教育局,见到了送刚办好入学手续的一家三口出办公室的“加拿大”先生。

  例行的验查证件与复印留底之后,“加拿大”先生告诉我们,凡合法来到瑞士并有合法居留权的外籍适龄儿童与本国公民一样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他还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有关情况。

  日内瓦的教育体系分私立和公立两部分:私立教育完全市场化,由于这座城市国际化的特点,日内瓦有着诸多国际学校,提供各种可以对接许多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和高等教育,但高昂的学费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公立教育则由政府主导,瑞士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不仅不收取学费,而且为学生免费提供一应学习用具。由于瑞士实行联邦制,各州拥有相对独立的主权,虽然教育也是各州州政府的责任,但各州提供的义务教育系统和标准各有不同。日内瓦的免费义务教育提供至九年级毕业(相当于国内初中毕业),由于地处瑞士法语区,所有课程全部以法语为基础,同时开设必修德语课程(瑞士官方语言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罗曼语四种)。针对我们的具体情况,孩子第一年先上“Specialclass”(俗称移民班)学法语,同时学习同年级公立学校的课程;掌握语言能力后,根据实际水平再进入相应的正规班学习。

  在我们填写了一份申请表格之后,“加拿大”先生在计算机前一阵忙碌,随后打了一个电话,从打印机上取下几页文件交给我们。他微笑着说:“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孩子在日内瓦的学籍注册,他已被分配到Collegedu Marais,请持文件前去报到即可。”看见我们惊讶的目光,“加拿大”先生解释说,“我们的计算机联网,事实上,学校已经收到了孩子的所有信息。”

  想起在国内曾有的择校经验,我们委婉地提出是否有其它更好的选择,“加拿大”先生随手调出了计算机中的日内瓦各中学的城区分布图和学区划片图,耐心解释,日内瓦公立学校根据固定的标准设立,软硬件配置大同小异,分配学校的原则是按照实际居住地就近入学。他补充说:“从刚才的电话已经得知,CollegeduMarais正在举行‘Specialclass’新生见面会,有关教师答应等着你们,如果你们马上前往的话。”

  “相信我,这是最好的选择!”告别时他强调说。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9月1日(周一)清晨,孩子背着空空的书包(班主任特别强调)走向学校,开始了他的初中生活;中午,我迎接的是一个满载而归的孩子。

  对话人:郭素萍中国网新闻中心

  没有中考的“初升高”

  转眼间已是2011年,到6月30日,孩子就将初中毕业,结束日内瓦的义务教育(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

  根据通知要求,4月的一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带着指定的材料,在指定的时间来到指定的地点——某高中的大厅,填写并递交高中申请表(一站式服务)。整个过程感觉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全程一对一服务,有不解和理解模糊之处,老师耐心细致讲解,最终选择权在学生。选择之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诉,仅以孩子为例,详释全过程。

  第一站,总服务台。学生报上姓名,递交身份证和八、九年级成绩单及复印件;老师审核之后交还原件留下复印件,从一堆表格中迅速抽出了已有孩子详细信息的表格,并与复印件再次核对,无误后装订在一起。接下来开始询问并登记在表格中(此表格感觉像是一份总表),如艺术选修我们选择音乐,学校种类我们选择法英双语,然后老师找出相应副表(不同选择的表格以颜色区分)与总表一并递给学生,指示根据路线图进入下一站。

  第二站,艺术选修之音乐台。学生递交上述表格后,老师找出音乐副表根据总表内容填写姓名、家庭住址、通信方式、联系电话等内容。接下来开始新一轮关于音乐方面的询问并在表中勾画,印象最深刻的是让选择一门乐器,学生选择吉他。随后,老师给学生一个写有网址的小条,叮嘱记得上网注册,并告知近期会被通知参加乐理知识考试,上高中后,会安排吉他老师教学,学费由日内瓦州政府负担。老师留下音乐副表复写件,将所有表格一并交还学生。

  第三站,法英双语台。本站基本流程与第二站相同,不过勾画的是法英双语高中副表。当询问母语是否为法语时,学生习惯回答不是,母语是中文。老师嘟囔一句:“这么好的法语成绩,不能让你填非母语。”接下来的感觉更像是大学选课,其中还分必修和选修。例如,必修课第一语言法语,6学时;第二语言德语,3学时;数学高级,4学时,历史2学时……看来日内瓦的高中教育还真有大学的范儿。

  老师留下所有表格后,告诉我们,申请结束,继续保持成绩,耐心等通知即可。一个月后,等来了本文开头的那封信。

  在看似简单的申请过程的背后,有着并不简单的筛选过程。在没有中考的成绩背后,是长达两年的考试成绩。因为从八年级(初二)开始,各科目的日常测验成绩均被纳入是否可以进入高中的参考分数。学生的成绩也不是以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分数为准,而是以本学期所有测验的平均分和加权分为准,根本没有任何突击学习和运气可言。以孩子此次申请法英双语高中为例,是否可以进入高中的评核标准为:所有科目总平均分必须高于4分,同时法语、英语的单科年度平均分必须高于4.5分(1—6分制,6分为满分)。

  在日内瓦,上高中是以上大学为目的,也是当地学生进入大学的惟一门槛。如果你选择上大学,那么从初中开始,就必须打起精神,“好好学习,天天上上”。此时此地,考试同样是老师的法宝,分数同样是学生的命根。考试已然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赶巧各科老师扎堆儿考试,创下过一周八场考试的最高纪录。当然,考试分数不会按照从高到低排名张榜公示,但是,老师、学生、家长心中自然是有数的。如果你不选择上大学,则另当别论。实际的结果是,孩子学校今年初中毕业生一半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