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英语学习的误区
来源:无锡奥数网整理 2011-10-08 14:18:14
学好英语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的问题。所谓“全人”,英文叫“a whole person”,就是素质全面的人。因此需要孩子全方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仅要从积累相关方法论的知识,还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思维习惯等有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桥梁作用,通过学一门语言,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英语学习过程中要避免急功近利,为了考试而学英语。
第一误区:把知识当技能
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学骑自行车。我给你一本题目叫“如何骑自行车”的书,把书从头背到底,甚至倒背如流。这时你有了专家级的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知识。但是你肯定不会骑。原因是骑自行车不是简单的知识问题,它首先是一项技能。要学会一项技能,核心问题是练,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孩子学外语当然比学骑自行车要复杂得多,但它首先也是一项技能,光看语法书、默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练,要把知识变成技能。知道不等于知道怎么做。知道怎么做不等于实际上会做。从知道怎么做到实际会做中间有个反复练习的环节,也就是苦功夫。学技能所遵循的原则是“做中得学”。
第二个误区:速成心理
要让孩子认识到,要想学好英语,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世界上没有一个外国成年人不下苦功就能学好英语的。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比如记英语单词,低着头拼着命地默写,这就不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是大声地朗读,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改进口语发音,还记了单词。默写只是训练了眼睛和手,可是它们不能替听和说。
第三个误区:重结果不重过程
应试教育重结果,家长老师重成绩,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只知道整天做模拟题,找出打勾的规律,争取分数的点滴进步。这种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容易急于求成,喜欢投机取巧。对于英语本身的学习而言,就容易做急就章,忽视英语学习的规律,也没法从学习中感受语言学习的的乐趣和异国文化的魅力。质量和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过程。因而一定要让孩子遵照学习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真学。只要方法正确,,学习动力强,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第四误区:把五种技能学习变成单一的看懂
大家知道我们习惯上把英语学习分解成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这种分解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在此暂且不论,有不少孩子往往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比如说,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人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这里的错误是把看懂代替了会说。看懂不等于会说。练习口语,内容不能难,目的是通过一些能看懂的内容来操练“上口”。也就是说,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练习,自己能说出书中相关的内容。口语教材的优劣首先要看语言是否能学到,是否地道。
第五个误区:通过汉字记音
现在有人推广通过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如“古帝拜”记good-bye。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请奖。许多孩子在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时候,也喜欢用这种方式帮助发音和记忆,这是极其错误的。有关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要在同一情境中容易实现内化。因为汉语跟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汉字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不同的语言系统后面所支撑的是不同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如果只满足于记住字音,而不是对这门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学习接纳和融入,这样的学习是无意义的,且对于整门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并无好处。
第六个误区:缺乏系统性
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是铺天盖地。这是好事,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在辅导孩子的时候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个教材,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当然不是说不换教材,不好的教材,不适合的教材还是要换。但不能总是换个不停。好的做法应该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材料。这样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接受系统的知识和训练。
第七个误区:对教师的依赖
俗谚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这句话点出了学习的本质。任何一种学习,归根结底是在学生自身,而不是在老师。同样家庭教育中,也应该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自主运用,才能把知识学活,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 7月16日 2013年7月16日侨谊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
- 7月14日 2013年7月14日江南中学小升初考试
- 7月10日 2013年省锡中实验学校初一新生所交费用
- 7月10日 2013年省锡中实验学校初一新生报道须知
- 7月7日 2013年7月7日吴风中学分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