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第十一期:初中住校你支持么

家有小升初的孩子,家长在为孩子择校时往往要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走读还是住校?如果相中的学校是寄宿制,该选择就有了强迫的意味。把12岁的独生子女送去住校,家长们没几个心里不打鼓的。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皇帝们能独立生活吗?没有家长的指导,他们如何应对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没有网络、电视的干扰,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好吗?住校能够提前让孩子锻炼一下自己,让独生子女提前感受集体生活,锻炼与人相处的经验,锻炼自主能力。

1

支持派:满足心理发展

满足青春期孩子自主性发展的心理需要。

初中阶段正处于大多数孩子的青春期早中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急剧增强,且性激素分泌旺盛,活力无限,思维灵活,想象力丰富。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普遍状况是要求独立、自由、民主,希望周边的人,特别是成人,把他们当做成人看待。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自主性会刻意逆反以父母为代表的成人。

就这样,一个生命结束了。我们应该追究谁的责任?教师的?家长的还是学生的?为人师者,当然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但谁又能保证我们的教师队伍都具备较高的素质?即使我们的们不能保证老师不批评孩子,我们更不能保证老师批评孩子时的一言一行都是正确的,因此,面对老师的批评时,家长们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家长能够理智看待教师对孩子的批评,往往可以坏事变好事,否则就有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果连老师的批评都不能接受,如果连一点委屈都不能忍受,何谈其它?

这个时期如果开始住校,会从客观上拉开父母和孩子的时空,特别对那些还没能适应孩子长大的父母而言,时空的间隔,避免了父母时刻对孩子的唠叨、管辖,让学校集体的制度代替了父母情绪化的罗嗦管教,从客观上满足了孩子自主意识的发展需要。

2

支持派:生活自理能力

有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住校对从小被父母包办代替的孩子来说也是有利的,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加上现代家庭闲暇时间的增加,父母和家庭成员不由自主地为孩子服务,包办代替孩子的生活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住校的生活状态让孩子的自理能力被迫得以提高,他们需要直接面对自己的吃喝拉撒、洗漱、整理内务等。因此,对于那些从小被溺爱,四体不勤的孩子来说,住校对他们来说是一次调整和锻炼,也是一次全新的开始。避免了父母的包办代替,也减少了孩子不必要的依赖。

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植,住校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有利的,特别对那些习惯了被服务的孩子来所尤为如此。

3

支持者:培养孩子精神世界的独立性。

有利于培养孩子精神世界的独立性。

与生活自理能力相应的是孩子的精神世界的独立性的培养,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不仅包办了孩子生活,同时还不自觉地包办了孩子的情绪体验以及社会体验。常年处在父母包办下的孩子,他们的一颦一笑都被父母尽收眼底,很多孩子很少有机会独立去体验情绪的变化,任何情绪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和问询,长期以往孩子的情绪体验、情绪自控和情绪表达以及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受到了抑制。

住校后的生活,孩子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他们的情绪体验和变化不可能得到老师的即时过问,从客观上就为孩子的情绪能力的发展争取了时间和空间。同时,走出家门的孩子需要在集体中生活,他们的自我中心的意识也会得到抑制,需要他们学会与人共处,习得与人相处的各种技能和心态。

1

反对者: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学校管理过于僵化,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容易产生逆反。

有住校生的学校,其管理一般都比较严格,也比较细致,习惯了在家庭生活中自由和拥有独立空间的孩子,初期在集体生活中会有不适应感,也会和他们这个时期追求个性格格不入,对于那些个性特别鲜明的孩子而言,很容易对学校的制度产生反感,甚至出现逃学和破坏纪律的可能。

2

反对者:针对性不足,出现问题不易发现

学校教育的集体性强,针对性不足,个体掩盖的学习、习惯等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容易形成不良习惯。

住校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统一行动,这对那些在小学没有能培养出起码的学习习惯的孩子而言是个挑战。如果出现学校管理松懈,教育工作不仔细的情况,孩子就会不知不觉背上学习的债务。一旦不良习惯养成,而又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对个体的孩子和家庭而言是很难应对的。

3

反对者:亲子关系沟通减少

亲子沟通较少,不利于培养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早中期,这是孩子心智等发展极为快速的时期,孩子的发展是自发的,不由自主的,家庭和父母在这个时候的发展任务是“学会和正在成长中的准成人打交道”。不少父母会坦言:孩子在上中学前都特别听话,好沟通,到了中学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成了“刺儿头”,其实这是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没能跟上孩子发展步伐的原因。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住校,好处如“利”的第一条所分析,父母可以人为地与孩子隔离,避免了与孩子的冲突,但是回避问题并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父母的教育能力与亲子关系的处理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父母由此可能会丧失与青春期孩子交往能力提升的关键期。

4

反对者:不利于孩子身体成长

初中住校,孩子身体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更多的营养。

初中阶段孩子还小,身体、思想都正值发育期,觉得学校大锅饭总不及自家的小灶,在营养方面寄宿不如走读。

4

小编结语

如果希望通过住校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而孩子的学习习惯等尚可,家长就需要主动从孩子的生活中抽身,让孩子尽早独立,不要因为自己的和孩子分不开,而延缓了孩子的独立性的发展。

如果孩子的习惯不好,父母也管不住孩子。那么我建议就不是住不住校的问题了,而是父母需要尝试着调整自己和孩子相处的能力,不能把孩子交给学校了事,因为这样的情况通常学校也很难面对,只能使孩子的状况越来越糟糕。

是否住校家长可以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家校路程。如果家住得远而选择走读,孩子每天在上放学路上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对课业量相对较重的初中生来说是不合适的;2、学习环境。孩子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走读生的家长必须能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并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3、家庭管理。走读生家长应有足够的时间督促检查孩子作业完成的情况,并能做简单的辅导。

无锡e度论坛参与讨论地址:http://bbs.eduu.com/thread-17865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