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第八期:“牛孩”“牛校”是理想教育么

经过六年的“小升初”之战,有凭借不俗实力拿到若干个重点中学录取意向的“牛孩”,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同样付出大量精力但成绩平平而不得不将选择权交给冰冷机器的“大众考生”。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家长和孩子都要具备“马拉松的实力”和超强的心理素质。同样的六年时光,就这样铺就了迵异的“星光大道”和“前途未卜”。牛孩牛校是众多人羡慕的对象,家长都恨“省心的孩子都出自别人家”,能考高分、进名校的“牛孩”被视为是一种教育成功,闪耀光环之下,我们反思这种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么?

1

事件:“牛孩”的成长之路——没有付出哪有成功。

早报班开始“占坑”

贝贝上小学之前,贝贝妈就对小升初的“惨烈”有所耳闻,虽然没把孩子现在努力学习等同于将来上名校画等号,但为了早做准备,贝贝妈在贝贝刚上三年级时就报了一个培训班。周围的家长在对此举表示认同外,甚至还有人更早就展开了行动,“谁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时是贝贝的起步阶段:在外面报一个和目标校挂钩的培训班,再报一个社会上的培训班。“当然,前提是她在学校的学习比较轻松,一直名列前茅。”

小升初的家长们都知道,奥数成绩是小升初三门考试的重中之重,而要在培训班的奥数班里占据一个好位置并被目标校青睐,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培训班内的学习。比如贝贝和身边许多同学报名的仁华,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北京华罗庚学校,也是家长心知肚明的某名校的“对口校”。学校本身不错,大多数家长抱着“占坑”的目的来报名培训,因为只有参加了培训学校的考试,才有机会被目标校关注。

考级难度越来越高

五年级是贝贝最忙的时候,她要参加各种杯赛,奥数班则能多报就多报,“因为奥数是竞赛性质的,多参加会对提高成绩有帮助,而且很多学校也看重这个”,而参加杯赛前不参加培训也是获不了奖的,贝贝妈说。贝贝又陆陆续续地上了巨人、学而思、宽高等培训学校,仁华则一直没有停课。

到六年级时,贝贝又报了两所目标校的挂钩培训班,但不大去上,因为根据往年经验,这两所学校的考试内容和培训学校所教的内容并不符。

幸运的是,贝贝很适合竞赛这条路,“如果她被累得很惨,我都会动摇的”,贝贝妈说,孩子的状态一直很好,从没抱怨过,很享受学习的过程,“她喜欢那种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对贝贝来说,和培训班里的小伙伴在一起总能找到乐子,她的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

尊重意愿理智安排

贝贝妈将时间安排得比较合理,一般周末(两天),“一直到六年级,也保证给她半天的休息时间”,最多的时候,一周三个半天(三个班),有冲突的时候尽量错开。平时有时候为了让贝贝周六能休息,最多在周五晚上给她报个班。“一般小升初的家长都不会让孩子闲着的”,有的家长比较狠,一期接着一期地给孩子报班,孩子上完学校的课,晚上6点到9点还要继续去上辅导班,贝贝妈不能接受,“我觉得这些孩子的家长挺不理智的”。

“在学校里学的那些肯定是不够用的”,家长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从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到六年级,不少培训学校陆续组织考试,“有的目标校要看六年级六次的成绩,有的要看五次”,有的不告诉你看哪次的成绩,但手里会掌握,到底考几次,哪次成绩起关键作用家长很难知道,贝贝妈总结说,小升初要求孩子有马拉松的实力,要“一直很优秀”。经历过小升初的孩子实在很辛苦,“到了最后几个月,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那些培训班,可能你上不上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尽管政策不鼓励择校,但择校之风反而愈演愈烈,“只要有可能被目标校瞄上,大家都会去”,假如没有考试资格,家长就会急得要命,到处托人找关系。

每年都有许多家长几千几千地往名校培训班里扔钱,有的太多上不过来,或者有的压根没去上过,就是为了能参加最后的考试,给心仪的学校留下成绩。“其实哪条路都不是坦途”,贝贝妈说,整个大环境就是这样,既然无法改变游戏规则,那只能去适应它,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快乐女生”最终签下北大附中

今年4月初的一天,北大附中招生办给贝贝妈打来录取通知电话,此前人大附中、清华附中都已相继打来同样的录取通知电话,全家还没有最终选择。接到电话后,贝贝妈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结束小升初的长期战役,签下北大附中。至此,中关村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贝贝四年的小升初之路被圆满地画上了句号。而在那些投身于小升初战役的成千上万的家长眼里,能拿到“三大附”录取意向的贝贝,就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小升初“牛孩”。

2

“牛孩牛校”,只是素质教育的“盆景”

能考高分、进名校的“牛孩”被视为是一种教育成功;最能掐尖、能将更多“牛孩”收入彀中的被称为“牛校”,成为“优质教育”的典范。但“牛孩牛校”的教育其实不是素质教育。尽管他们教育资源充沛、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因而教学环境比较宽松,活动丰富多彩;然而,它们造就的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盆景”。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它们的“辉煌成就”往往是以超常规地攫取资源、破坏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为代价的,因而基本是不可复制的,不过是增添名校自身的光环和利益而已。而且,这些学校大多仍在实行考试至上、分数至上的教育,进行严格的排名和升学率评价,充满铜臭味,这是它们远离优秀的另一个佐证。

3

牛孩成绩好不代表就一定优秀

看到这个话题,想起我们当年的时候,拿现在的眼光看,几乎全部“散养”,仅凭自己的天赋与努力来面对所有的考试。有牛的学校,但没考上也服气,确实实力不如。但照样快乐无比。成年后发现,当年牛校的所有牛孩并不肯定比非牛校的孩子更成功。

现在,许多教育的乱象只能让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教育真的有问题,但我们却无力改变,只能跟随适应。但我觉得,上学时的牛,只能牛一时,并不见得能牛一世。不管现在学校牛不牛,都同样需要付出努力与艰辛,才能走向成功。

中国的教育机制形成了怪圈,“牛”得苦了家长,苦了孩子。“牛”得丧失了童年和快乐,还是平常心做平常人吧!正因为“牛娃和牛校”的分化,打破了公平竞争的教育体制,造就了老师的不平等待遇,分化现象人为的形成失衡。

4

小编结语

现实竞争激烈,加上目前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多的家长被逼上了“牛孩”培养之路,但是牛孩的成长也是要付出不一样的努力,还是老话,适合就好,孩子的成长需要快乐,不能一味的追逐牛校,而舍弃成长该有的快乐,当然一味的放纵也不算是“合格的父母”,因人施教,才是好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业上取得成功,而是孩子终生受益的做人的成功,才会支撑孩子在人生曲折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

无锡e度论坛参与讨论地址:http://bbs.eduu.com/thread-1766754-1-1.html